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: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方法

  • 首页 - 资讯 - 娱乐 - 赛事 - 房产 - 汽车 - 财经 - 科技 - 女性 - 本地 - 时政 - 明星 - NBA - 买房行情 - 新车上市 - 投资理财 - 家电 - 整形 - 化妆 - 健康 - 网站地图
<
您所在位置: > 贵州贵阳网 > 新闻 > 正文

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: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方法

  • 贵州贵阳网 来源:未知 2025-08-25 16:24
  • 自身免疫性肝病(Autoimmune Liver Disease,ALD)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,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(AIH)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(PSC)。这类疾病起病隐匿,早期症状易被忽视,但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。本文将从临床表现、诊断、治疗及随访管理四方面,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指导。

     

    1.jpg

     

    一、临床表现

    01自身免疫性肝炎(AIH)

    临床表现多样,部分患者可急性起病,表现为黄疸、关节疼痛、食欲不振和乏力。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,或表现为慢性肝病的症状和体征(如肝肿大、脾肿大等)。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暴发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。

     

    2.jpg

     

    肝功能检查以血清转氨酶升高为主,伴碱性磷酸酶(ALP)轻度升高。

    0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

    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女性。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瘙痒、黄疸、乏力等。

     

    3.jpg

     

    肝功能检查以肝内淤胆为特征,表现为总胆红素(TB)升高(直接胆红素为主),伴 ALP 和谷氨酰转移酶(GGT)显著升高。

    0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(PSC)

    以男性多见,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 15 岁和 35 岁左右。

     

    4.jpg

     

    临床症状与 PBC 相似,患者可表现为间断右上腹疼痛、黄疸、瘙痒、乏力、发热和体重下降,随着疾病进展,可出现反复胆管炎、肝硬化、肝衰竭等相应临床表现,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炎症性肠病(IBD)。PSC 患者易患胆管癌。

    二、诊断:多维度检查排除干扰

   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及病理学证据:

    01自身免疫性肝炎(AIH)

    (1)诊断核心:排除其他肝病后,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特征。

    (2)排除条件:

    ·遗传性肝病:检测α1-抗胰蛋白酶表型、血浆铜蓝蛋白、铁和铁蛋白水平,排除遗传性血色病、Wilson病等。

    ·病毒性肝炎:通过甲、乙、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排除活动性感染。

    ·酒精/药物性肝损伤:确认每日酒精摄入<25g,且近期未使用肝毒性药物。

     

    5.jpg

     

    (3)实验室检查:

    ·血清氨基转移酶:ALT/AST显著升高(常达正常上限10倍以上)。

    ·免疫球蛋白:IgG水平≥正常值1.5倍。

    ·自身抗体:ANA、SMA或抗LKM-1抗体阳性(成人≥1∶80,儿童≥1∶20),AMA抗体阴性。

    (4)组织病理学:

    ·界面性肝炎:门管区周围肝细胞碎屑样坏死。

    ·淋巴细胞/浆细胞浸润:汇管区及肝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。

    ·排除胆管病变:无胆管损伤或肉芽肿形成。

    确诊条件:满足排除条件后,实验室检查+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存在。

    0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

    (1)诊断核心:依据胆汁淤积生化证据、特异性自身抗体及组织学改变综合判断。

    (2)诊断标准(满足2/3条即可确诊):

    ·生化证据:ALP和GGT升高,且影像学(超声、MRCP)排除肝内外大胆管梗阻。

    ·自身抗体:AMA/AMA-M2阳性,或抗gp210、抗sp100抗体阳性。

    ·组织学:肝活检显示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及小胆管破坏。

     

    6.jpg

     

    (3)辅助检查:

    ·肝功能:血清总胆红素升高(以直接胆红素为主),ALT/AST轻度升高。

    ·免疫学:IgM水平升高。

    ·影像学:MRCP显示胆管“平行管”征(早期)或胆管消失(晚期)。

    特殊提示:AM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者需长期随访,每年复查生化指标及抗体滴度。

    0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(PSC)

    (1)诊断核心:结合胆管影像学特征、实验室异常及组织病理学改变,排除其他胆管疾病。

    (2)诊断依据:

    ·无胆管手术/结石史:排除术后胆管狭窄或胆总管结石。

    ·胆管壁增厚硬化:MRCP显示胆管“串珠样”改变(节段性狭窄与扩张交替)。

    ·进行性梗阻性黄疸:血清总胆红素升高,以结合胆红素为主。

    ·长期随访排除胆管癌:通过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(如CA19-9)监测。

     

    7.jpg

     

    (3)辅助检查:

    ·实验室:ALP和GGT显著升高,ALT/AST轻度升高;p-ANCA阳性率约70%-80%。

    ·影像学:

    ·MRCP:首选检查,清晰显示胆管狭窄与扩张。

    ·ERCP:有创检查,用于活检或内镜下治疗。

    ·肝活检:显示胆管周围炎症、纤维化及胆管闭塞(非必需,但有助于确诊)。

    确诊条件:典型胆管影像学改变+实验室异常,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。

    三、个体化治疗

    01药物治疗

    药物治疗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:

    免疫抑制剂:

    泼尼松(初始剂量30-40mg/d,逐渐减量)联合硫唑嘌呤(1-2mg/kg/d)是AIH一线方案。

    PBC患者常用熊去氧胆酸(UDCA,13-15mg/kg/d)改善胆汁淤积。

    生物制剂:

    难治性病例可尝试利妥昔单抗(抗CD20单抗)或贝利尤单抗(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)。

    保肝药物:

    还原型谷胱甘肽、多烯磷脂酰胆碱减轻氧化应激,促进肝细胞修复。

    02中医治疗

     

    8.jpg

     

    中医通过“活血化瘀、利胆退黄、软坚散结”改善胆汁淤积,调节免疫,缓解瘙痒与乏力,延缓肝纤维化进展。

    03肝移植

    是终末期肝病(如反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、肝性脑病)的治疗手段。

    四、长期随访

    自身免疫性肝病需终身管理,定期随访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:

    (1)监测频率:

    初始治疗期:每4-8周复查肝功能、血常规、免疫指标。

    稳定期:每3-6个月评估一次,每年进行肝脏超声或FibroScan(无创肝纤维化检测)。

     

    9.jpg

     

    (2)关键指标:

    肝功能恢复情况(ALT/AST正常化)。

    (3)生活方式调整:

    饮食:低脂、高蛋白、富含维生素(如维生素D、K),避免生食海鲜(预防感染)。

    运动: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损伤。

    分享或转贴至:
  • 关于我们 | 我要投稿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返回顶部
    Copyright © 2010-2018 http://www.gyw.ynxinxi.cn/xinwen/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新闻版权所有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QQ:64975098